浙江工业大学物理学院
 所在位置:首页 > 博学堂讲座
博学堂讲座
极微弱事件相关电位脑-机接口研究 (第544讲)
浏览量:851    发布时间:2021-06-10 13:46:23

报告题目:极微弱事件相关电位脑-机接口研究

报告人:许敏鹏

报告时间:2021年6月11号上午10:00

报告地点:理B 007

报告摘要: 

-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旨在于人类大脑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起一条直接的信息交流通路。其中,基于头皮脑电控制的BCI系统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等特点,是目前最为广泛的研究方式。但是,传统BCI系统通常只能识别幅值大于2μV的脑电显性特征,隐含更多信息量但相对更微弱的脑电信号一直是BCI的识别盲区。本研究首次发现了脑电的空间对称性规律,并将其引入到空间滤波器的设计与构造当中。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大脑左右半球的共模噪声,从而大幅提高极微弱事件相关电位的信噪比与可识别率,实现了对迄今最微弱脑电控制信号(幅值约为0.5μV)的准确识别与高效应用,开辟了BCI系统编解码技术发展的新路径。

 

个人简介:

许敏鹏

2006.09-2010.09,天津大学,本科

2010.09-2015.09,天津大学,博士

2014.09-2015.09,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学

2015.9-2017.12,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师

2018.1-2019.12,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

2019.12至今,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

研究兴趣:神经工程,脑-机接口,神经信号处理和神经调控等。

 

邀请人:林强


博学堂讲座
极微弱事件相关电位脑-机接口研究 (第544讲)
浏览量:851    发布时间:2021-06-10 13:46:23

报告题目:极微弱事件相关电位脑-机接口研究

报告人:许敏鹏

报告时间:2021年6月11号上午10:00

报告地点:理B 007

报告摘要: 

-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旨在于人类大脑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起一条直接的信息交流通路。其中,基于头皮脑电控制的BCI系统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等特点,是目前最为广泛的研究方式。但是,传统BCI系统通常只能识别幅值大于2μV的脑电显性特征,隐含更多信息量但相对更微弱的脑电信号一直是BCI的识别盲区。本研究首次发现了脑电的空间对称性规律,并将其引入到空间滤波器的设计与构造当中。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大脑左右半球的共模噪声,从而大幅提高极微弱事件相关电位的信噪比与可识别率,实现了对迄今最微弱脑电控制信号(幅值约为0.5μV)的准确识别与高效应用,开辟了BCI系统编解码技术发展的新路径。

 

个人简介:

许敏鹏

2006.09-2010.09,天津大学,本科

2010.09-2015.09,天津大学,博士

2014.09-2015.09,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学

2015.9-2017.12,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师

2018.1-2019.12,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

2019.12至今,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

研究兴趣:神经工程,脑-机接口,神经信号处理和神经调控等。

 

邀请人: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