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手性分子的自旋过滤效应
报告人:郭爱敏教授
报告时间:下午3点
报告地点:理学楼教师活动中心
报告题目:手性分子的自旋过滤效应
摘要:
自旋电子学是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一门研究如何操控电子自旋以及利用电子自旋设计新型电子器件的交叉学科。如硬盘是根据巨磁阻效应设计的电子器件。另一方面,手性分子广泛存在自然界和人工制备材料中,如DNA、蛋白质、纳米管等。通常情况下,自旋相关效应只发生在包含磁性元素或较大自旋-轨道耦合元素的体系中,是不可能在有机分子或生物分子中观察到的。在本报告中,我将主要介绍我们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具体包括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自旋过滤效应和非手性分子体系的自旋过滤效应。
个人简介:
郭爱敏,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学士、硕士,南京大学博士。曾在加州州立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8年起任中南大学教授。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1. 纳米体系、介观体系的量子输运理论;2. DNA、蛋白质、纳米管等体系的自旋输运理论;3. 低维无序系统的局域化现象和金属-绝缘体转变。在PRL、PNAS、PRB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篇。
摘要:
自旋电子学是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一门研究如何操控电子自旋以及利用电子自旋设计新型电子器件的交叉学科。如硬盘是根据巨磁阻效应设计的电子器件。另一方面,手性分子广泛存在自然界和人工制备材料中,如DNA、蛋白质、纳米管等。通常情况下,自旋相关效应只发生在包含磁性元素或较大自旋-轨道耦合元素的体系中,是不可能在有机分子或生物分子中观察到的。在本报告中,我将主要介绍我们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具体包括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自旋过滤效应和非手性分子体系的自旋过滤效应。
个人简介:
郭爱敏,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学士、硕士,南京大学博士。曾在加州州立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8年起任中南大学教授。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1. 纳米体系、介观体系的量子输运理论;2. DNA、蛋白质、纳米管等体系的自旋输运理论;3. 低维无序系统的局域化现象和金属-绝缘体转变。在PRL、PNAS、PRB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篇。
时间:2018年7月9日,下午3点,地点:2楼的教师活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