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学校将在进一步落实《浙江工业大学通识选修课程提质增效计划》基础上,加强通识课程建设。现启动新开设通识选修课程的申报工作。申报新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经各通识教育中心评审、学校通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后,可面向全校学生开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通识选修课程模块设置
1. 人文情怀:课程主要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大学生。
开课要求及建议:鼓励相关学院教师围绕人文经典、媒介素养、文化创新和文艺审美四个方面开设相关课程。
2.艺术修养:课程主要涵盖公共艺术、美育等相关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帮助学生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开课要求及建议:鼓励教师申报《西方美术史》、《中国古典美学》、《宋画》、《影视史学》、《传统文化艺术欣赏》、《艺术哲学导论》、《中国古诗词鉴赏》、《艺术与人生》、《印章鉴赏》、《剧场艺术与表演》、《中国文化名著导读》、《创意课程思维》等课程。
3.社会责任:课程主要涵盖政治、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科学领域相关问题的认识,加强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增强其社会使命感和公民责任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开课要求及建议:鼓励相关学院教师围绕工程伦理、职业素养、公共政策、全球治理等方向开设相关课程。
4.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涵盖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相关内容,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水平,增强开拓创新、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开课要求及建议:鼓励相关学院教师围绕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创新创业类工具和技法、创新创业相关辅助类知识,如法律、财务、投融资等、商业案例分析等实践性较强的方向开课。
5.科学素养:课程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化工、机械、建筑、信息、电子等诸多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科学观,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国际视野:国际视野:课程主要立足全球化时代需求,涵盖外国语言文化、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与外交、国际法律与国际组织、区域国别研究等多学科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全球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国际规则演变与科技前沿发展,引导学生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审视世界文明演进规律,深刻理解人类文明多样性及其当代价值,帮助学生提升技术人文双维国际洞察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国际沟通协作素养和全球胜任力。
开课要求及建议:鼓励相关学院教师围绕国际政治经济热点议题、科技前沿与国际合作、外国语言与区域文化、世界文明与工程技术文明、全球工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方向开设相关课程;鼓励教师组成跨学科跨学院教学团队。
7.人工智能:课程主要涵盖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人工智能对社会、经济、文化、伦理等方面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高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相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为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二、通识选修课程申报程序
具有学校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可以申请新开通识选修课。要求开课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具备相当程度的学术积累和学养,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有明确的认识,且课程教学内容符合我校通识教育要求。学校鼓励教师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设通识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开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艺术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通识选修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了解和掌握最新技术、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申报课程负责人需提交浙江工业大学通识选修课开设申请表、课程教学大纲到学院,学院审核通过后提交相应通识教育中心,中心评审通过后报学校通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经委员会审定的课程,纳入通识选修课程七大模块中,供学生选修。
三、材料报送及时间安排
有意向申报的教师请在4月13日前,将《浙江工业大学通识选修课开设申请表》、《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新开通识选修课程学院审核汇总表》、课程教学大纲发送至fanglei@zj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