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相遇弗兰克·维尔切克
报告人:弗兰克·维尔切克教授
报告时间:15:30
报告地点:图书馆报告厅
主题:相遇弗兰克·维尔切克
主讲人:弗兰克·维尔切克教授
时间:2015年10月10日 (周六)15:30
地点:屏峰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1951年出生于纽约皇后区,大学时学的并非物理专业,1970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7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硕士期间,他开始痴迷于理论物理研究,1974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始,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系教授。他被誉为美国最杰出的理论物理科学家之一。
时间:2015年10月10日 (周六)15:30
地点:屏峰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1951年出生于纽约皇后区,大学时学的并非物理专业,1970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7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硕士期间,他开始痴迷于理论物理研究,1974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始,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系教授。他被誉为美国最杰出的理论物理科学家之一。
2004年,与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茨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贡献:对量子场中夸克渐近自由过程中的有开创性发现,发现了量子场中夸克渐近自由现象,构建适用于所有物质的“万有理论”。诺贝尔奖评委会认为他们三人的研究成果对微观世界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将他们的发现描述成“夸克世界一项精彩的发现”。瑞典皇家科学院说,由于三位科学家的发现,物理学朝着伟大的梦想又前进了一步,最终将形成一种涵盖包括重力在内的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的理论体系。
除了诺贝尔奖外,维尔切克还获得了很多奖,包括狄拉克奖,美国物理学会的Sakurai奖,洛伦兹奖等。除了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外,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14年10月17日,在浙江工业大学成立以他命名的维尔切克量子中心。维尔切克教授也即将担任浙江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